序号 |
姓名 |
成果名称 |
发表期刊 |
时间(年/月/期) |
1 |
罗滨 |
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体验式问题解决 |
《创新人才教育》 |
2015年第2期 |
2 |
黄玉慧 |
搭建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 |
《语文学习》 |
2015.7-8合刊 |
3 |
刘忠新 |
试题讲解需追本溯源 |
《中小学数学》 |
2015年3月 |
对北京高考2015年压轴题的一点思考 |
《北京考试报》 |
2015年9月 |
4 |
张鹤 |
的逻辑 |
《海淀教育》 |
2015年第1期 |
数学的逻辑----基于课堂本质的思考 |
《中国教师》 |
2015年07(下半月刊) |
5 |
李大永 |
基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,整体设计三角函数的 |
《数学通报》 |
2015年5月 |
浅议“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应用”的价值 |
《数学通报》 |
2015年6月 |
6 |
孙铁玲 |
校际写作教研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|
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分会区县教师进修院校协作委员会 |
2015年10月 |
7 |
赵钰莲 |
文化意识培养在高中英语中的探索与实践 |
《中小学外语》 |
2015年2月 |
8 |
崔琰 |
对2015年北京物理高考实验题选项的思考 |
《物理教师》 |
2015第7期 |
研究对比思考--近5年北京市高考计算题分析 |
《物理通报》 |
2015第2期 |
对2015年北京高考物理压轴题的评析与思考 |
《物理》 |
2015年第10期 |
9 |
刘丹杰 |
一道高考题引发的思考 |
《中学物理参考》 |
2015年9月 |
10 |
范佳午 |
校本教研:校本开发的有效途径(第一作者) |
《教育科学研究》 |
2015年7月 |
11 |
任宝华 |
新授课中不同类型学生活动的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研究 |
《教育科学研究》此文后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《中学化学教与学》2015年,第8期转载 |
2015年5月 |
12 |
杭跃男 |
种子的萌发设计 |
在“人教网”发表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研究所 |
2015年5月 |
13 |
任兴来 |
思想政治学科核心概念的深度分析 |
《思想政治课》 |
2015年第5期 |
关注社会 突出实践——2015年高考北京文综卷政治试题的启示 |
《中学政治参考》 |
2015年第8期 |
为孙淑红“权力的行使:需要监督”设计撰写点评 |
《思想政治课》 |
2015年第9期 |
14 |
刘汝明 |
基于学生提问的课堂改进与提升策略 |
《中学历史参考》 |
2015年第1期 |
历史课堂提问设计与解释的规范 |
《中学历史参考》 |
2015年第6期 |
15 |
康翠萍 |
提高语音意识是我国小学英语的重要任务 |
《基础教育外语研究》 |
2015年第4期 |
16 |
李雪梅 |
小学美术“设计•应用”学习领域课堂初探 |
《基础教育论文集》 |
2015年10月 |
17 |
申军红 |
基于特征研究和需求分析的新任教师培训设计 |
《中小学教师培训》 |
2015年2月 |
18 |
迟淑玲 |
做语文新任教师专业学习的促进者——一位区县教师培训者的自述 |
《教师发展》 |
2015年9月 |
为新任教师欢欣鼓掌,乐享培训者的职业幸福——一位区县教师培训者的职业价值观 |
《北京教师培训》 |
2015年10月 |
19 |
崔莹莹 |
基于特征研究和需求分析的新任教师培训设计 |
《中小学教师培训》 |
2015年3月 |
20 |
郝国强 |
海淀区中小学骨干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质性研究 |
《北京教师培训》 |
2015年3月 |
21 |
田成良 |
抓住学科本质 培养学生良好品格 |
《物理教师》 |
2015年4月 |
由餐桌氛围谈学习氛围的构建 |
《教育观察》 |
2015年6月 |
遵循知识形成过程,突破学生思维障碍 |
《中学物理参考》 |
2015年10月 |
遵循知识形成过程的 |
《物理》 |
2015年11月 |
22 |
皮国萃 |
加拿大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 |
《科技管理研究》 |
2015年2月 |
加拿大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脉络与未来走向 |
《继续教育研究》 |
2015年4月 |